肉盾武将的核心位置通常安排在前排,这是由其战法特性和队伍整体战术需求决定的。前排位置能最大化发挥肉盾的承伤能力,尤其是自带嘲讽、援护类战法的武将,如程普、夏侯惇等,通过主动吸收敌方攻击保护主将和副将。这类武将的统率成长值普遍较高,配合防御型兵种适性(如盾兵S级),可有效降低战损。需部分肉盾武将需根据战法联动调整站位,例如曹仁的魅惑+嘲讽组合需贴近敌方主力才能触发控制效果。
肉盾武将的战法搭配直接影响其位置选择。常见的嘲讽+自愈、嘲讽+后发制人等组合需确保武将处于敌方攻击范围内,因此必须固定在前排。若队伍中存在多段反击机制(如皇甫嵩的后发制人),则需通过兵书或装备补充速度属性,避免因站位靠后错过反击时机。特殊情况下,部分肉盾武将可担任主将,例如自带洞察状态的武将,其高统率值配合主将技加成分摊伤害更有效率。但多数情况下,肉盾更适合作为副将存在,为主将创造输出环境。
盾兵适性达到S级的武将优先放置前排,枪兵适性高的武将则需根据敌方兵种动态调整。藤甲兵等特殊兵种会显著提升肉盾的防御能力,但需警惕火攻等克制手段。部分肉盾武将如典韦、文姬等虽无传统嘲讽技能,但通过魅惑、休整等战法仍能承担保护职责,这类武将通常置于中排,兼顾生存与辅助功能。队伍中若存在双肉盾配置,建议采用前后错位站位避免集中承伤。
实战中需结合敌方阵容动态调整肉盾位置。面对爆发型队伍时,肉盾需绝对前置并配备暂避其锋等减伤战法;对抗慢速阵容则可适当后置,保留兵力用于后期反制。地形因素也会影响站位效果,山地作战时盾兵肉盾的防御加成分外重要。肉盾位置并非一成不变,随着赛季推进和武将红度提升,部分半肉型武将也可通过属性叠加承担副坦职责,需重新评估队伍整体站位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