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地攻击加成是战斗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直接影响单位的伤害输出与防御效果,处于高地的单位攻击低处目标时,伤害提升25%;反之,低处单位攻击高处目标时,伤害减少25%。这一机制适用于所有攻击类型,包括近战、远程和攻城武器。需加成计算基于攻击者与目标的相对高度差,而非绝对海拔。地形优势的合理利用能显著改变战局,尤其在资源争夺或关键隘口防守时。
伤害修正是在基础攻击力减去目标防御力后生效,而非直接作用于原始攻击数值。一名攻击力为10的步弓手攻击远程防御为5的骑兵,基础伤害为5;若步弓手位于高地,实际伤害为5×1.25=6.25,取整后为6。附加伤害(如长枪兵对骑兵的+22)同样受加成影响,且优先于最低伤害保底机制。这意味着即使基础攻击被完全抵消,附加伤害仍能通过高地加成放大。
防御方应对高地攻势时,可通过建造城墙或箭塔压缩敌方活动空间,迫使对方进入低地交战。资源采集点应优先布局在平缓区域,减少被高地骚扰的风险。若被迫在低地作战,可集中火力快速消灭敌方高处单位,或利用树林、建筑遮挡视野。高地加成并非绝对优势,需结合兵种特性、阵型调配与战术协同才能最大化效益。
掌握高地攻击加成的核心在于动态调整战场布局。进攻方应主动抢占制高点,而防守方需通过建筑学与单位调度削弱敌方地形优势。这一机制的存在使得地图控制成为胜负关键,玩家需在资源分配与军事行动中持续权衡地形收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