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伤部队的处理是战斗后必须面对的重要环节。战斗会产生死亡、重伤和轻伤三种状态,其中重伤部队会送往医院治疗,超过医院容量则会死亡。轻伤部队回家后能立即恢复,而死亡部队则永久消失。野战中受伤顺序是先轻伤后重伤,攻击玩家城市时则是先轻伤后死亡,这种机制差异需要特别注意。
旗子战斗中的重伤处理规则需要重点关注。联盟旗子在本国联盟建设,防御方重伤部队有50%回到医院,进攻方重伤则全部死亡。远征旗子在失落之地建设,防御方重伤部队仅有25%回到医院,进攻方同样全部死亡。联盟堡垒在本国和失落之地的规则一致。这些规则决定了防御领地永远比进攻领地更划算,特别是在面对多集结进攻时,防御优势更为明显。
野战综合重伤率受多种因素影响,包括武将属性、攻防血加成、夹击效果、带兵量、兵种类型、剩余兵力和战斗时长等。这些变量使得每次战斗的重伤率都存在差异,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战术策略。T4与T5部队的战斗报告显示,不同兵种在不同战斗环境下的重伤表现存在明显区别,这为部队搭配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治疗重伤部队时可以采用分批处理的方法优化效率。当需要治疗数十万重伤部队时,可以每次只治疗约2000兵力,利用盟友的帮助立即完成治疗。这种方法虽然需要更多人力操作,但相比自然治疗能大幅缩短时间。治疗量可以根据自身治疗速度加成进行调整,例如获得治疗速度+15%后,单次治疗量可提升至2300左右。医院容量邮件通知功能能有效避免因超容导致的部队死亡。
武将选择和技能搭配对重伤率有直接影响。某些武将技能可以提供治疗加成或减少重伤概率,合理搭配主副将能显著提升部队生存能力。在打野配置中,选择具有回血技能的武将组合,配合打野终极天赋的回血效果,能实现近乎永动的刷野效率。这种配置重伤比例极低,不需要满编T5部队,大大提升了持续作战能力。
资源管理和战略规划是控制重伤规模的关键。保持足够的医院容量,合理分配治疗资源,在大型战斗前做好充分准备,这些都能有效降低重伤带来的损失。联盟协作也至关重要,通过成员间的互相帮助,可以更高效地处理大规模重伤情况。最终目标是建立可持续的军事体系,在频繁战斗中保持部队的有生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