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WM被广泛认为是单发伤害最高的狙击枪,其爆头伤害足以一击淘汰满血敌人,但弹药稀缺且仅限空投获取。M24作为地图刷新的单发狙,伤害略低于AWM但稳定性更优,适合中远程作战。突击步枪中AKM凭借单发48点基础伤害位列榜首,但需注意其显著后坐力对连续射击的影响。机枪类M249凭借150发弹容量和持续火力压制成为群体作战首选,但移动速度会受载弹量拖累。
狙击枪体系里,射手步枪SKS和SLR通过配件强化可实现中远距离连续输出,虽单发伤害不及单发狙,但容错率更高。特殊武器如爆炸弓具备60点直接伤害和范围溅射效果,但弹道抛物线需要适应。Y星加速机枪作为外星科技武器,启动后递增的射速配合45点单发伤害能快速撕裂防线,但需提前预判弹道。能量武器家族新成员量子利刃凭借无下坠特性在中距离表现突出,但需依赖能量弹药补给。
冲锋枪中UMP9以均衡属性和近战爆发力著称,25发弹匣配合低后坐力适合新手。P90作为空投专属冲锋枪,50发弹容和极低散射使其成为近战绞肉机。手枪方面R1895单发伤害达55点,但射速缓慢;P18C扩容后25发弹匣可模拟微型冲锋枪功能。散弹枪S12K凭借单发9颗弹丸的覆盖面积,在室内作战具备统治级表现,但需注意其换弹节奏。
实战中需根据战局动态调整武器组合,狙击+突击步枪是常规选择,如AWM配AK12兼顾远近输出。资源匮乏时可选择VSS狙击枪搭配UMP9,共享9毫米弹药减轻补给压力。特殊情况下可尝试双持冲锋枪或机枪强化火力密度,但需承担中远距离弱势风险。配件选择上,狙击枪优先考虑高倍镜和消音器,突击步枪则需平衡垂直握把与扩容弹匣的收益。
最终武器强度还需结合操作习惯判断,高伤害武器往往伴随后坐力或弹药限制。建议在训练场测试弹道特性,找到伤害与操控性的平衡点。团队作战时可分工配置不同武器类型,形成互补火力网。香肠派对中头部伤害系数普遍为2倍,精准射击能大幅提升实际输出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