狙击枪的伤害表现主要由基础伤害值、命中部位系数和护甲穿透能力共同决定。AWM作为空投专属武器,凭借132点基础伤害和独特的.300马格南弹药,成为游戏中唯一能无视三级头盔一枪毙命的狙击枪,其命中胸部时对三级甲的伤害也高达97点。M24和Kar98k同属7.62mm口径栓动狙击枪,M24的84点伤害略高于Kar98k的72点,两者对二级头盔均能实现一击必杀,但面对三级头盔时需两枪命中。栓狙类武器在最近调整中提升了小腹部位的伤害系数至95%,这使得命中躯干下沿时也能造成可观伤害。
连发狙击枪的伤害机制与单发狙存在显著差异。MK14作为空投连狙,61点基础伤害位居同类首位,配合全自动模式可形成强力压制。SLR与SKS同属7.62mm口径半自动狙击枪,前者58点伤害略优于后者55点,但两者均需两枪命中才能击倒佩戴二级头盔的敌人。使用5.56mm弹药的Mini14虽然稳定性出色,但45点基础伤害使其面对三级头盔需要三枪命中,实战中更适合作为中距离火力支援武器。VSS因其独特的9mm弹药和40点基础伤害,在狙击枪中处于末端位置,需要精确命中头部多次才能完成击杀。
地形适配性直接影响狙击枪的实战表现。开阔地图如艾伦格更适合使用栓动狙击枪,800米的有效射程配合高倍镜能充分发挥其精准优势。植被复杂的米拉玛地图则更考验武器持续输出能力,MK14或SLR这类连狙在应对移动目标时容错率更高。城市巷战中,狙击枪的隐蔽性成为关键考量因素,装配消音器的武器能有效避免暴露位置。需注意所有狙击枪在超远距离射击时都存在弹道下坠,需要根据目标距离调整瞄准点位。
8倍镜是栓动狙击枪的核心配件,4倍镜则更适合连发狙击枪的中距离作战。消音器能大幅降低开火噪音,但会轻微增加子弹下坠;枪口补偿器可减少25%后坐力,更适合需要快速跟枪的连狙。托腮板能提升20%稳定性,对SKS等后坐力较大的武器尤为重要。Kar98k专属子弹袋可缩短30%换弹时间,这个提升在激烈对枪中往往能决定胜负。特殊弹药如马格南子弹仅能通过空投补充,需要合理规划射击节奏。
战术运用层面,狙击手需遵循一击脱离原则。开火后应立即转移位置,避免被敌方锁定。在多排模式中,狙击手应与队友形成交叉火力,优先打击救治倒地敌人的目标。面对移动目标时,300米距离下7.62mm子弹需预留1.5个身位提前量,5.56mm子弹则需要2个身位。决赛圈阶段,多数狙击枪应及时更换为中距离步枪,因为超过150米的有效射程在最终交战区域已无实际意义。Win94虽然归类为其他武器,但其命中锁骨时109点伤害达到了狙击枪水准。实际选择时需结合交战距离、弹药储备和团队配置,没有绝对最优解。精准的预判和位置把控往往比单纯追求高伤害武器更重要,这也是区分普通玩家与狙击高手的关键要素。